风险提示:疫情对居民的消费抑制超预期,导致快递需求不及预期;行业大规模价格战,导致快递企业业绩不及预期。
01
菜鸟网络是一家什么样的公司?——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
1.1. 初心未改,定位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
什么是菜鸟网络,业内争议一直较多:菜鸟是科技公司?物流地产公司?互联网快递公司?我们通过梳理菜鸟网络的发展脉络,认为其始终是一家平台型物流企业(4PL),定位社会化物流协同平台,基于公司远大的使命“全国24小时,全球72小时必达”,公司不断投资构建起仓、干、配等物流生态体系,强化与合作伙伴的关系,不断推动物流行业效率提升。
2010年,随着淘宝交易量的激增,阿里开始重视物流配送环节。2010年,淘宝网已运行7年,交易量不断激增,淘宝成长为亚洲最大的电商交易平台,同时国内民营快递企业也趁电商发展的东风而迅速扩张,二者相辅相成,互相成就。同样在2010年,淘宝网正式对外宣布 “淘宝大物流计划”:由淘宝联合仓储、快递、软件等多个第三方企业,建立统一的配送中心仓库,统一商家货物配备和递送,为淘宝的商家提供一站式电子商务物流配送外包服务。
2011年,菜鸟的雏形显现,阿里将物流战略聚焦于IT+实体网络节点建设。2011年,阿里巴巴集团在北京发布物流战略:一是通过“物流宝”平台,大力推进物流信息管理系统;二是投入100亿元着手兴建全国性仓储网络平台。我们认为这也即此后菜鸟的雏形。此时的京东,正在走另一条不同的道路,积极着手自建全国物流网络,计划在3年内投资100亿用于物流网络的建设。
2013年,阿里系菜鸟网络横空出世,定位社会化协同平台。2013年5月,阿里牵头银泰集团、复星集团、富春集团、顺丰、申通、圆通、中通、韵达以及资本金融机构组建了一个新物流公司——“菜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菜鸟网络定位为以数据为驱动的社会化协同平台,其实质上是第四方物流公司(4PL):统筹、协调第三方平台,提升第三方平台的运营和组织效率,从而高效、低成本的为市场和社会提供服务。
菜鸟网络具备电商+地产+快递基因。成立之初,天猫出资21.5亿,占股43%;银泰集团投16亿,占股 32%;富春集团投 5亿,占股10%;复星集团投5亿,占股 10%;顺丰、圆通、中通、韵达、申通各出资 5000万,各占股1%。银泰集团拥有庞大的仓储布局与丰富的仓储管理经验;富春集团是一家业务涵盖工业、地产、电商物流、金融四大产业领域的多元化企业集团;复星集团地产部人参与菜鸟网络;三通一达和顺丰则是国内领军的快递企业。
从2013年至今,菜鸟网络不断获得资本青睐,阿里经过增资持股比例上升至63%。菜鸟网络目前由菜鸟香港公司100%控股,根据菜鸟官网披露,菜鸟最近一轮增资在2019年11月,阿里巴巴通过增资和购买老股的方式,投入人民币233亿元(约合33亿美元),持有菜鸟股权从约51%增加到约63%,菜鸟其他现有股东也参与了新一轮融资。
菜鸟始终以行业整合者的姿态持续投资物流上下游,开始由“轻”变“重”。菜鸟定位是物流协同平台,依靠平台的力量整合社会化物流资源,而通过投资参股行业上下游,能强化平台的整合作用。菜鸟资金实力雄厚,目前已经在快递、仓库园区、公路零担运输、O2O末端配送、物流配货平台、跨境物流等多个物流细分市场进行了布局。
1.2. 不断进化,战略走向清晰
在菜鸟网络成立的7年间,公司的目标与战略逐渐清晰,我们梳理菜鸟网络在不同时间点的公开表述,来分析菜鸟网络目标的进化,更深层次理解菜鸟网络。我们分三个阶段来看菜鸟网络的目标:
第一阶段:2013年成立时,菜鸟定下了首期和二期目标,总结来看就是建立物流基础设施+数据应用平台。
1)计划首期投资人民币1000亿元,在5-8年内打造遍布全国的开放式、社会化物流基础设施,建立一张能支撑日均300亿网络零售额的智能物流骨干网络,简称CSN。让全中国任何一个地区做到 24 小时内送货必达。基础设施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在全国几百个城市通过“自建+合作”的方式建设物理层面的仓储设施;二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建立基于这些仓储设施的数据应用平台,并共享给电商务、物流、仓储企业、供应链服务商等。
2)二期投资为2000亿元,希望用这3000亿元来撬动国家在物流基础设施上业已投入的几十万亿元,让国家的基础设施发挥出更大效应。
第二阶段:2015-2018年,目标不断进化升级
1)2015年初,菜鸟网络首提天、地、人网合一概念,主要变化是增加了“人网”概念
2015年初,菜鸟网络副总裁万霖详细解读了菜鸟发展战略——将围绕天网、地网、人网三个维度,将消费者、电商客户、物流伙伴联结起来。我们看到天网(由数据驱动的云供应链协同平台)、地网(全国仓配物流网络)是菜鸟网络成立时提出的概念,而“人网”是菜鸟首次公布,即“最后一公里”物流服务和基于消费者各种生活场景的便民服务(帮助各大快递公司提高快递员的工作效率,建设面向消费者的线下实体服务体系,包括菜鸟驿站、自提点等)。
2)2015年第一届菜鸟江湖大会上,首提快递、仓配、跨境、农村和驿站五大战略方向
2015年5月28日,菜鸟在第一届菜鸟江湖大会正式宣布,通过社会化协同,一张覆盖全国的骨干网络已经形成。同时,菜鸟网络总裁董文红表示“菜鸟将在快递、仓配、跨境、农村和驿站五大战略方向发力,力争早日实现包裹国内24小时送达,全球72小时必达的目标”。“作为社会化物流协同的践行者和以数据为驱动力的平台,这五大战略一定要通过合作伙伴协同的方式来实现。”
3)2017年全球智慧物流峰会上,菜鸟宣布将着重打造两大升级战略,从数据开放升级为全面开放,从局部优化升级为全局优化。主要变化就是更加开放性地赋能整个物流行业。
物流行业有数十万家企业,绝大部分规模小而分散,为了让中小物流也能搭上智慧物流的快车,菜鸟决定给更多中小企业和中小物流赋能,具体来看将包括“为一万个中小品牌提供智能供应链的解决方案”、“帮助线下五千万平米的传统仓库变成智能仓库”、“预计未来几年,大数据算法将为每一辆快递车、每一位快递员优化路径。”
此外,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提到:“只有物流公司做好眼光、格局、组织、人才、技术各方面的准备,并且要联合作战,才能应对每天10亿包裹的业务体量”。隐含对快递行业提升能力、合作协同的期待。
第三阶段:2019年的全球智慧物流峰会,菜鸟公布第二个五年战略“一横两纵”,“一横”是用数字化手段将整个行业全链条穿透;“两纵”分别是匹配新零售端到端的供应链能力、打造全球化的供应链能力。我们总结菜鸟在当下十分看重数字化升级、末端以及跨境。
1)数字化代表着持续用科技手段赋能行业,重点关注菜鸟裹裹、菜鸟驿站、菜鸟IoT技术:菜鸟宣布启动智能物流骨干网数字化加速计划,未来三年菜鸟裹裹将联合快递公司一起每年为10亿人次提供全新寄件服务,菜鸟驿站与快递合作伙伴共建10万个站点提供包裹服务,菜鸟lot技术连接一亿个智能终端设备等,为全行业创造500亿元新价值。
2)新零售供应链更智能,关注即时配送、落地配送:菜鸟将过去的B2C链路打通,形成S2B2C的端到端的供应链,在这个过程中同城及时配送、落地配将发挥重要作用。
3)全球化的供应链:推进全球一盘货,实现产地港口接货、数字通关、全球ehub快速落地。
菜鸟网络仍处于战略投入期,业务版图快速扩张,带来收入翻倍增长。2019年菜鸟物流营业收入149亿元,同比增长120%(菜鸟网络的收入主要来自其提供的国内及国际一站式物流服务与供应链解决方案,如向平台卖家提供仓配、跨境等服务)。根据阿里巴巴财报,菜鸟物流2015/2016/2017Q1-Q3净利润分别为-5.2、-16.5、-19亿元,菜鸟处于持续亏损状态,我们认为阿里现阶段对菜鸟网络仍在战略投入期,盈利并非首要考虑问题。
来源:信安证券